中國量產直播主網紅 搶錢不成恐淪首批泡沫

陳家倫 (中央社記者)

回顧去年,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中國首席網紅「Papi醬」,因為「腦洞」大、愛吐槽、思維敏捷,又有專業的導演和表演功底,迎面撞上短影音大爆發,憑藉40多則原創短影音,在幾個月內刷爆社交平台, 並在去年3月獲得1,200萬人民幣(約新台幣5,334萬元)融資,估身價一度達3億人民幣(約新台幣13.3億元)。

隨網路直播快速發展 網紅靠高人氣吸金

網紅在中國,泛指透過社群網站或社交平台走紅,並聚集大量粉絲的網路紅人,現階段主要包括電商網紅(模特兒出身、擁有自己的品牌網店)、美妝網紅(美妝師出身、靠美妝影音走紅)、內容網紅(網路段子手)、各大直播平台的直播主網紅等。

網紅經濟簡單說,就是靠著網路人氣賺錢。隨著網路直播科技快速發展,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,在去年「量產」一批網紅,這些人通常以網路直播主形式出現,在網路上和網民聊天, 分享美食、生活、電玩、政治等各式議題;有的人更誇張,連直播自己吃飯也當成一門好生意。

許多中國年輕人因此一度認為「當網紅很好賺」,對入行躍躍欲試。QQ瀏覽器去年發布數據,在號稱「最難就業季」時,有高達54%大學生視網紅為「最嚮往的新興行業」,造就一波「網紅就業潮」;去年更被標註為中國的「網紅元年」。

網紅商機遍地開花,甚至引導學校辦學方向。號稱「淘寶大學」的浙江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,開設科系專門培訓網紅, 有包括表演、美姿美儀、舞蹈、T 台走秀與影棚拍攝等課程,期末則是考學生「在30秒內擺出15個POSE」。

「當網紅真好賺」? 在1%中只有1%能出頭

賣賣臉、聊聊天看似經營無本生意,然而,當網紅真有那麼好賺嗎?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今年新增「直播經濟」分論壇,騰訊網副總編輯李倫在會中說,「確實有一批人賺很多,動輒上千萬人民幣」,但他也說,只有1%的人有足夠情商(EQ)和才藝能持續直播,而在這1%直播主中,更只有1%的人能真正過得很不錯。

「網紅經濟泡沫化」議題也引起關注。直播平台「映客」創辦人兼CEO奉佑生表示,「紫輝創投」創辦人鄭剛曾說,「網紅經濟沒有泡沫,但直播平台有99%會死」;有趣的是,說出這話的鄭剛正是「映客」的投資者。奉佑生本人則說,中國有13億多人口,「直播市場不但沒有飽和, 反而還有很強的生命力」。

只是,現實是殘酷的。「騰訊研究院」最近推出「2017網路主播新風尚:4,500多位主播告訴你的直播真相」報告指出,月收入在1萬人民幣以下的直播主占比高達95%,月收入僅在100人民幣以下的直播主則超過七成。

網紅熱度明顯退燒 泡沫擠完該何去何從

不僅量產網紅一夕致富的美夢遙不可及,一些排名前段班的直播主,近來粉絲數也急遽下滑。業者透露去年上半年,幾大直播平台上排名前五的直播主, 活躍粉絲數原本達到幾十萬,但是到年底已經掉到5萬人左右, 今年下滑情況也許會更厲害。

網紅熱度退燒最明顯的表現之一,就是以往各家企業在記者會上,總樂此不疲地邀請一度打敗傳統意見領袖的網紅坐鎮,到今年,那些烈焰紅唇的直播主, 卻一個接一個從企業發布會平台消失了。

艾媒諮詢的「2016年中國在線直播/網紅行業專題研究報告」提到網紅經濟發展,具有受眾轉移成本過低、低俗文化傾向隨時可能遭封殺,以及運作模式相似易產生審美疲勞,資本介入也將影響內容創作整體風格等四大劣勢。這些都可能是網紅熱度不再與網紅經濟急速泡沫化的成因。

那泡沫擠完,網紅又該何去何從?面對劣勢挑戰,艾媒諮詢的分析師建議網紅們提升製作專業內容的能力,並提高粉絲參與的積極程度,或者可考慮組織「網紅聯盟」,也可將直播改為多元化經營。分析師也鼓勵網紅們,持續以正面態度提高直播平台的生命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 to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